11月7日下午,“2021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正式對外發布。
這十大科學問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英國工程技術學會主席朱利安·楊以及《交叉科學》主編斯蒂法諾·通扎尼共同發布,發布內容是以聯合國2030年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17個發展目標為基礎,結合國內外社會發展熱點和面臨的重要問題,涵蓋生態、醫療、信息三大領域。
醫療領域的3個科學問題分別是:
1.重大疾病病理機制、疾病間病理關聯性及早期診斷策略是什么?
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病等重大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有哪些新方法能準確剖析這些重大疾病的病理機制及其間的病理關聯性?如何制定準確、高效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策略?如何更有效地減緩甚至阻止重大疾病的進程?
2.如何利用數據和信息技術來幫助控制和緩解全球大流行???
對患有傳染病人的接觸者追蹤和鎖定的信息技術已被廣泛用于控制傳染病流行范圍的工作之中,但對接觸者的信息采集,依賴于他們愿意為了社會的集體利益分享其個人的地理位置和健康數據,同時不侵犯他們的隱私。同樣,自由分享科學數據(例如,病毒的基因組)對于研究人員能夠快速有效地應對大流行病的情況至關重要。如何才能恰當地記錄、收集醫療數據,并安全地共享?
3.遠程人工智能診斷專家系統如何變革傳統醫療診斷系統?
傳統的醫療診斷系統嚴重受限于醫療資源的配置(包括診斷技術和醫生數量及水平等)和空間分布,導致很多病人無法獲得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開發遠程的分布式診斷平臺與遠程人工智能診斷專家系統結合的新型疾病診斷系統具有重大意義,可以革命性地改變傳統的醫院診療系統。這種系統如何推廣應用?為規范使用需要哪些機構的合作支持?
生態和信息方面的七個問題分別是:
4.如何建立以自然為基礎的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生產和消費,使人類和地球都受益?
5.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之間的復雜關系和反饋機制是什么?
6.如何在維持生態系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構建陸地生態碳匯,促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7. 人腦信息處理機制及人類智能形成機制是什么?
8. 數字革命如何改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9. 高速、開放的信息傳播及機器信任對未來人類社會結構的影響機制是什么?
10.在一個日益被追蹤和連接的世界里,人們如何確保個人的隱私和安全?
朱利安·楊表示,10個科學問題的提出是非常困難但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希望可以通過提出這些人類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呼吁全球科學家凝聚共識,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來科學應對,推動科技創新服務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 醫谷
所屬類別:行業動態